登录 退出
政府信息公开
对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35号建议的答复函
索  引  号: 6107000000/2023-003191 发布时间: 2023年06月26日 09:11
来       源: 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机构: 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内容概述: 实施骨干电源、坚强电网工程,加强天然气管网、门站、储气调峰和调压站等设施建设改造,推进重点水源、跨流域水资源调配,建设区域战略性能源输送和储备枢纽节点。

类别:C

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
  签发人:李建强

汉市工信函〔2023〕24号

对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35号建议的

答复函

熊睿代表:

您提出的《关于“焕新三线建设工业底蕴为做强装备制造业赋能”的建议》(第235号)收悉。我局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,认为您的建议非常具有前瞻性。对此建议我局高度重视,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科室配合,召开会议专题研究,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充分对接。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:

“新三线建设”是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、新冠感染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使大变局加速演进、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、新思路,与20世纪“三线建设”相比,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借鉴性,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这一思路对汉中未来发展可能带来的战略性机遇。汉中作为国家“三线建设”的重点地区之一,具有良好的国防工业和科研基础,用好“三线建设”遗存,谋划“新三线建设”思路下高质量发展路径,对于汉中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意义重大

一、“新三线建设”思路下汉中发展面临的有利契机

(一)有利于汉中在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中放大自身优势。“新三线建设”思路下,有助于汉中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、自然资源、产业发展等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,持续放大在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方面的优势,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向内陆转移的难得机遇,固根基、扬优势、补短板,探索构建装备制造、航空配套、高新技术等国防高端产业链的全国性备份生产线和生产基地,主动分担沿海发达地区在我国经济构成中的战略承载。

(二)有利于汉中在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中加速承接产业转移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汉中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文化旅游等产业。“新三线建设”思路下,能够使汉中以优势产业为基础扩大开放步伐,瞄准创新资源和高端项目,更加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,用好发达地区科技、人才、物资等要素资源,在提升产业链条整合力、关键技术控制力、行业标准主导力上寻求突破,打造高端产业集聚“雁阵”,携手发达地区参与更高层次国际竞争,在国内国际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中形成紧密协作、优势互补、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。

(三)有利于汉中在彰显良好生态中增强后发优势。绿色生态是汉中最大财富、最大优势、最大品牌。“新三线建设”思路下,将有助于我市进一步坚定生态立市战略,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,始终将生态资源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,加强与发达地区绿色协作,加快建立从“绿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银山”畅通转化的体制机制,努力探索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新路径,在区域发展中抢占新赛道、塑造新优势。

(四)有利于汉中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加快共同富裕步伐。“新三线建设”将推动高端资源要素、“两新一重”建设、基本公共服务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均衡布局,有助于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方面加大投资力度,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步伐,提升公共服务、社会保障水平,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,构建平衡互补、共同富裕的区域发展格局。

二、“新三线建设”思路下汉中发展需把握的路径和重点

(一)坚持分类施策,用好“三线建设”遗存。“新三线建设”思路下首要是用好“老三线”遗存的各类资源,让“老三线”的丰厚遗产焕发新光彩。一是对现存企业突出“壮大”。依托“三线建设”产业基础,大力推进工业品牌建设工程,积极开展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培育和民营企业“扶小创优”培育,打造一批“小巨人”企业,使“汉江机床”“汉中工具”等老品牌焕发生机,叫响“汉机”“汉工”品牌知名度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二是对迁移离汉企业突出“联络”。传承弘扬“三线精神”,强化与迁出汉中的企业保持常态化沟通联系,深度关切外迁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,诚邀外迁企业回汉考察,打好“感情牌”、获取“认同感”,争取迁出的企业回汉投资或布局上下游产业,吸引人才、资金、企业“回流”。三是对关停合并企业遗存突出“开发”。对“三线建设”时期的遗产遗迹全面调查摸底,建立数字化档案,鼓励申报国家工业遗产。加强遗存遗迹开发利用,对工业企业老厂区、老厂房、老设施进行修复性设计和改造,规划设计主题公园、怀旧景点打卡地和“三线建设”博物馆、传统行业博物馆、数字智慧博物馆等,力争在“特”字上做好产业文章,在“大”字上做强规模,将“工业锈带”打造成为集城市记忆、创意文化、休闲体验为一体的“生活秀带”。

(二)优化产业布局,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。“新三线建设”的核心在产业转移、承接和配套合作,我们必须依托区位、资源优势,持续优化调整产业布局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。一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。围绕构建“3552”现代产业体系,制定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和负面清单,加强与行业领先企业技术合作和市场开发,加快承接装备制造、钢铁加工、农产品加工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,通过延展上下游产业链,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和集群式发展,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。二是打造优势产业集群。围绕国内外航空市场配套需求,推动航空装备制造业与西飞、成飞等企业战略合作,全力打造“西汉蓉”航空产业带。加强与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头部企业合作,推动钢铁、有色、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建设西部重要现代材料基地。培育壮大传感器、数控机床、仪器仪表等产业,布局智能交通设备、工业传感器、感知系统等产业,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区,打造智慧感知之都。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。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推进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、治理智慧化;大力发展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5G等新兴产业,培育壮大电子信息、节能环保、新能源等产业,积极发展智慧农业、智慧旅游、智慧康养等新兴业态,建设高能级数字产业集聚区。

(三)加速基础配套,提升综合承载能力。主动融入服务“新三线建设”,提升硬件设施是基础,要以交通内联外畅、能源充分供给、做优城市品质为载体,完善城市功能配套,夯实发展根基,增强对外吸引力。一是畅通交通设施。围绕建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目标,大力实施兰汉十高铁、洋镇高速、城固机场二期等出汉出陕骨干交通项目,着力提高综合交通体系覆盖广度、通达深度和连接速度。加快构建“通道+枢纽+节点”枢纽物流网络体系,建设联通西北与西南的区域物流集散中心,不断提升汉中区位优势和综合枢纽作用。二是推动产城融合。科学划定城市功能分区,全面加快城市更新,统筹谋划沿汉江总部经济带、金融港、科创园、众创空间、楼宇商圈,着力建设产业新城、特色小镇,打造一批“人城境业”深度交融的城市综合功能区。高水平规划园区建设,理顺园区管理体制,深化“亩均论英雄”综合改革,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、整体竞争力,推动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、优质园区集中。三是强化能源设施建设。实施骨干电源、坚强电网工程,加强天然气管网、门站、储气调峰和调压站等设施建设改造,推进重点水源、跨流域水资源调配,建设区域战略性能源输送和储备枢纽节点。

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   
2023年6月15日      


主办单位: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: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43号政府院内2号楼3楼 网站标识码:6107000046
电话:0916—2626225
备案号:陕ICP备14003207号-2    网站地图
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043号

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
“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”网站

是否继续?

继续访问 放弃